人工智能助力生命科学前沿科学发展研讨会

编辑:拟真
2025-02-27

QQ20250227-124015.png

2025年2月23日,由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京大学成都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联合主办的“AI for Life Science研讨会”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举行。会议共吸引两百余名参会者,来自十余家单位的四十余名生命科学与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优秀专家学者围绕“AI for Life Science”的前沿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会议将开幕,会议主持人、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罗光春表示:“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 for Life Science’正作为一种全新的科研范式,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学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契机。本次研讨会将聚焦‘AI for Life Science’范式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科学发展、重要技术进展以及落地应用实践展开深入研讨,以期推动生命科学与人工智能交叉,实现学术飞跃,促进相关产业繁荣发展。”

在开幕致辞中,电子科技大学校长胡俊介绍了学校在信息领域的储备优势、智能医疗和生命健康领域的成果积累,以及承建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的战略意义。他指出:“只有学习AI、拥抱AI、掌握AI,才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走在前列。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教学和科研范式。本次会议聚焦‘AI for Life Science’怎么做,正当其时、正当其势。”

会议共设12场邀请报告和10场交流报告,既涵盖生命科学模型开发,也涉及“AI for Science”垂直应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国际机器学习中心主任鄂维南在报告中提出,AI在理工科研究中有“AI for Science”和“AI for Engineering”两个层次的任务,首先要把科学创新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效率大幅度提高,革实验室的命,然后要解决实际问题,革设计和产品线的命。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成都研究院理事长汤超认为,AI for Life Science面临着“整合多层次多模态难”“生命系统动态变化”“数据不足”等问题,传统模型在复杂生命系统中的运用存在挑战,应对生物数据,需要新的模型架构,帮助人类像建立“物理语言”“计算机语言”那样,建立“生命的语言”。北京大学成都研究院将与成都高新区携手共建“AI+生命科学大设施”,以细胞水平研究为基点,系统解析“生命语言逻辑”,构建覆盖生命全尺度的多模态科学基础设施及生物医药领域大模型,为生命科学研究基础问题突破和生物医药企业源头创新提供新载体。“大设施”将重新定义生物医药行业基础设施,颠覆创新药产业逻辑,发现新原理,产生新技术,重构新行业,让“AI for Life Science”点亮生物医药创新引擎。

中国移动集团首席科学家冯俊兰表示,把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最大化利用起来服务科学研究,不是单个做基础研究或人工智能的团队可以完成的。目前,平台间亟待建立新的合作模式,紧密融合,才能真正实现“AI for Science”。

来自电子科技大学、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复旦大学、北京深势科技、北京大学的五位专家分别围绕“脑老化及其干预”等具体场景展开探讨,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智能化转型提供方法支撑。

在主题研讨中,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成都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澳门大学、百图生科的与会专家学者就“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研究中的新算法与新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生物医学的推动”两大方向发布报告,不仅从衰老研究等角度切入介绍了生物医学数据建模新实践,还介绍了空间组学基座模型等前沿工作,彰显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生物医学产业升级的巨大潜力。

圆桌论坛环节,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成都研究院汤超、来鲁华、韩敬东,电子科技大学程洪,以及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张恒贵,围绕“What need to do and not to do in AI4LS(AI for Life Science中的当为与勿为)”展开对话。

现场听众尤其是青年学子踊跃提问,向几位专家诉说自己在研究方向选择方面的困惑、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职业前景的影响等问题。针对青年学子普遍关注的“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引发的职业替代”等现实关切,专家们逐一做出回应,勉励青年科研工作者积极拥抱时代,补齐专业短板,为跨学科交叉研究贡献力量。

汤超院士殷切寄语在场年轻人:“当下的年轻人是幸运的,你们正在亲历一场百年未有的科学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年轻人注定是这场革命的主力军。不要以发表论文为目的做科研,要敢想敢做,花时间做有意义的、深刻的、影响长远的事,静下心来参与到这场大变革中。”

在闭幕致辞中,来鲁华表示:“AI不仅仅是工具,更是理解生命本质的新语言、新方法,本次研讨会播下了合作的种子,期待大家在这个基础上深入合作,做出更多丰硕成果。”

在百年未有的科学革命浪潮中,北京大学成都研究院率先积累了一批原始创新的“AI for Life Science”项目先发优势;电子科技大学则在69年的发展历程中深耕信息领域、特色显著。未来,双方将共同培养“AI for Life Science专项创新人才”,从底层创新范式革新角度,激活成都“AI for Life Science创新策源能力”,以人才为着力点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转化”全链条“AI for Life Science创新布局”,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生物医药产业升级,以“AI for Life Science”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准备好开始了吗?
联系我们进行演示,或根据您的要求立即获得快速报价。

合作伙伴

COOPERATIVE PARTNER

TOP